中新網蘭州1月26日電 (記者 丁思)26日,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王璽玉在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作《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該省完善立法機制,提高精細化水平,并適時調整立法規則,充實立法項目庫,努力做到由“等米下鍋”向“點菜上桌”的轉變,形成了與該省立法實際和需求相適應的立法機制。
該工作報告披露,過去一年,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圍繞全省中心大局,全年共審議地方性法規案26件,其中制定6件、修改8件、廢止9件、初審3件,作出有關法規性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2件,審查批準市州、自治縣報批的法規21件,聽取審議“一府兩院”工作報告23項,開展執法檢查8項、專題調研14項,作出決議9項,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堅持‘開門立法’,發揮市縣兩級人大、人大代表、立法顧問和立法聯系點的作用,完善法規草案公式征求意見機制,擴大公眾對立法工作的有序參與!蓖醐t玉說,該省適應地方立法工作新要求,修訂地方立法條例,細化了法規立項、論證、起草、聽證、評估、審議等方面的內容,完善了地方立法工作的機制和程序。
“緊貼群眾關切,加強民生領域立法!蓖醐t玉說,該省還聚焦民生實事,回應群眾訴求,做到小切口、真管用、有特色。例如著眼人口老齡化問題,制定養老服務條例;針對中小學生安全問題,制定中小學校安全條例;開展中醫藥條例制定工作;加強弘德立法,制定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
在生態方面,甘肅省人大常委會還緊扣生態保護,打好立法“組合拳”。根據水生態保護要求,立足水資源短缺實際,統籌制定節約用水條例、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實施水法辦法,細化用水管理、節水措施、機制保障等內容;著眼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地方立法全覆蓋,持續推動污染防治立法,切實加強生態環保立法。
王璽玉說,2021年甘肅將進一步完善立法機制,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突出重點領域和新興領域立法,制定修改高質量發展、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法規。選擇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項開展創制性立法,以“小切口”“小快靈”立法,推動解決問題。
同時,圍繞統籌發展與安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黃河上游甘肅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開展專題調研。(完)
【編輯:劉薛梅】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