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27日電 (張婧)蘭州建設中醫保健中心,慶陽圍繞岐伯文化打造全國中醫拜師基地和生態園,平涼圍繞皇甫謐文化打造中醫針灸保健旅游,定西圍繞“千年藥都”打造保健旅游,天水圍繞伏羲文化和溫泉打造中醫藥保健旅游……近年來,在地域狹長的甘肅多地由中醫藥引領的新型文旅游方興未艾,這也成為甘肅“兩會”關注熱點。
甘肅省政協特邀界委員、新澳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何萍萍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對甘肅的了解,主要緣于中藥材,因為這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自甘肅的中藥材在澳門市場大賣更是常有的事。
何萍萍坦言,只是由于交通不便,澳門民眾目前對于甘肅中藥材的認識,仍然停留于“嘗其味”的階段,他們更想實地感受中醫藥養生保健游,通過參觀、學習、體驗等多種方式,對中醫文化有所了解和感悟。
為此,身為澳門青年企業家的她,在擔任甘肅省政協委員的這4年里,致力于推動澳門與甘肅兩地的旅游業、中醫藥產業的對接與合作,并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于2020年底成立澳門甘肅聯誼會,她期待該聯誼會能夠成為隴澳兩地具備更多交流合作的新平臺。
今年《甘肅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隴東南國家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這引起了與會政協委員的關注和討論,圍繞中藥材資源大省的甘肅未來發展,他們建言獻策文化旅游和中醫藥產業相結合的問題。
“隨著民眾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更加重視追求生活品質,越來越多的人期望進一步認識、了解中醫藥知識!备拭C省政協委員、人民日報社甘肅分社社長董洪亮建議,在已有中醫藥養生保健游線路的基礎上,還要尋找文旅與中醫藥產業的結合點,打造中藥材植物園。
董洪亮認為,以此可以為游客提供辨識中藥材植物的場所,滿足大家親近大自然、增加中醫藥知識的需求。同時,建設配套中醫堂或國醫堂,聘請甘肅乃至全國名中醫坐診,為游客提供診療、保健服務,也可以建設醫養設施,方便游客住下來休養。(完)
【編輯:劉薛梅】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