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月28日電 (張婧)“甘肅有綠色發展的相對優勢,但僅靠現有國有企業,難以有突破性發展!备拭C省政協常委、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2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香港已經有了成熟的綠色債券市場,甘肅可“借力”粵港澳大灣區綠色金融平臺,發展綠色產業。
在甘肅兩會期間,譚岳衡通過促進西部省份借鑒金融支持大灣區政策的《提案》,對甘肅省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甘肅自2018年邁出綠色發展步伐以來,重點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循環農業、中醫中藥、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數據信息、軍民融合、先進制造等十大類生態產業,設立總規模2000億元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
作為我國中西部能源開發密集區,甘肅近年來以能源清潔化發展為方向,提升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新能源日發電量2020年首超2億千瓦時,新能源利用率突破95%。從綠色資源稟賦看,甘肅在自然資源、生態氣候、能源種類、歷史文化等方面具備較強后發優勢。
今年《甘肅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要把生態產業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主要抓手,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促進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化增值,加快發展綠色金融,全面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下一步,推進167個生態產業領域重點工業項目建設。
“香港作為大灣區綠色金融的中心平臺,近年來推出多重舉措支持綠色金融發展,包括為綠色企業綠色項目提供認證標準,降低綠色債券發行和認證成本……”譚岳衡說,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內地企業已成為香港綠色債券的主要參與主體,占發行總量七成。
他還說,大灣區綠色金融平臺的集聚效應,為甘肅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甘肅可圍繞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對接,利用香港綠色債券市場和綠色認證體系為綠色企業和項目提供綠色資金、環境影響評估、綠色項目審查認證等專業技術和服務。
“以此來推動甘肅電力、冶金等傳統能源行業對接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以碳金融促進甘肅綠色產業發展!弊T岳衡稱,借助深圳先行先試示范效應,吸引大灣區境內外資本投資甘肅優質綠色企業及項目,同時助力甘肅綠色產業資本與大灣區的優質企業以股權投資等方式實現產融結合。(完)
【編輯:劉薛梅】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