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2月3日電 (高康迪)“三年查處涉黑涉惡腐敗‘保護傘’問題143起、處理313人?h級干部14人!碧m州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張秋興公開向媒體稱,2018年以來,市紀委定期分析研究,適時調度階段性工作重點,開展線索“清零”、案件“過篩”、行業亂象整治“挖傘”、“以案促建”行動,嚴肅查處黑惡勢力背后“保護傘”問題。
3日,蘭州市政法委、蘭州市掃黑辦舉行“向人們報告”蘭州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披露,三年來,蘭州市共受理和核查涉黑涉惡線索10311條,占甘肅四分之一,到期線索全部辦結,實現“線索清倉”;累計打掉涉黑涉惡組織124個;一審審結102件952人,到期案件全部清結;因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立案143件,處理313人;移送司法45人,實現“傘網清除”。
與此同時,建立公安、稅務、金融、自然資源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查控平臺,建立快速查控機制,累計查封、扣押、凍結涉黑涉惡資產29.45億元,占甘肅五分之二,實現“黑財清底”。梳理出民眾反應強烈30個突出問題,組織相關部門開展攻堅整治,并建立完善長效工作制度機制145項,推動行業前端監管到位、黑惡亂象整治到位、預警處置機制到位,實現了“行業清源”,形成綜合治理的長效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蘭州市組織部門推進村(社區)“兩委”干部任職資格聯審,制定印發《蘭州市村(社區)“兩委”成員任職資格聯審辦法(試行)》,建立村(社區)“兩委”成員任職資格鄉鎮(街道)初審、縣級部門聯審制度。列出12項“負面清單”,經過鄉鎮(街道)中心站所初審、16個縣級部門聯審,對16720名村(社區)“兩委”成員和后備人員任職資格逐人“過篩子”,清理受過刑事處罰、涉黑涉惡、存在“村霸”問題等不符合條件人員322名。
“100%向舉報人作了答復。所有辦結線索,均在規定期限內報送了核查報告及相關材料!碧m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蒲軍說,市檢察機關制定《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線索監督核查管理辦法》,辦理B類督辦線索5件,C類轉辦線索16件,12337全國舉報平臺線索13件,自行排查受理線索60件,均100%辦結。
蘭州市檢察院牽頭制定公檢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偵捕訴審工作銜接辦法》《關于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涉黑涉惡案件引導偵查取證工作辦法》等制度機制,制定檢察機關等制度機制,夯實案件辦理制度基礎。
據悉,根據線索立案偵查司法人員涉黑惡犯罪3件5人。審查水污染防治、土壤管控與修復等生態環資類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996件,立案426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88件,起訴生態環資類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3件,嚴厲打擊蘭州市河湖流域“四亂”問題。(完)
【編輯:劉薛梅】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