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新聞2月9日電 (通訊員 朱丹丹 韋俊山 王翠)臨近春節,酒泉市瓜州縣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馬新軍和同事們還在各鄉鎮日光溫室產業園區忙碌,為種植戶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服務,保障蔬菜能夠保質保量趕上春節市場,讓農戶豐產豐收。
“作為一名科技特派員,我們經常深入基層一線進行現場指導,為設施農業增產增效做好技術支撐,提供技術保障!瘪R新軍說。
瓜州縣把科技作為全縣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大力實施科技助農行動,常年奔走在各鄉鎮田間地頭、農業園區,因地制宜開展各類培訓,幫助農戶制訂種植計劃、推廣先進農業實用技術,指導農民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科技助農讓群眾既富了腦袋又鼓了錢袋,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現在我們在溫室大棚種植方面,學會了很多種植新技術,以后種棚我們不用發愁了!惫现菘h廣至藏族鄉岷縣村村民楊尕俊說。
廣至藏族鄉作為瓜州縣現代農業發展的典型鄉鎮,依托現代農業科技大力發展戈壁生態農業,全鄉共建成高標準鋼架大棚350座、日光溫室1215座,建成高標準果蔬種苗繁育中心,不斷提升標準化生產水平,實現了果蔬設施種植向高效化方向發展。同時,引進、培育德品金麥10萬頭生豬養殖場、立林科技萬頭牛場、民合兔業等一批科技型龍頭企業、合作社,有效帶動群眾增產增收。
“我們通過抓培訓、強技術,提高服務水平,建立了‘1+N’的基礎服務保障和幫扶機制。通過這些高新技術的應用,棚均收入比普通設施棚的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睆V至藏族鄉鄉長王曉東說,“通過多年的發展,截至去年年底,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1600元,其中科技創收占到了人均純收入的50%以上!
近年來,瓜州縣注重農業科技服務實效,大力培養農業技術人才,篩選聘任符合條件的科技特派員144名,與酒泉市科技局選派的16名科技特派員,在鄉村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實現了全縣75個行政村科技服務全覆蓋,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完)
【編輯:杜萍】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