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鏡鐵山里堅守31年的鐵路人:對每個設備的“脾氣”了如指掌
中新網蘭州2月11日電 (宋佳龍 薛松)“什么樣的工作都得有人干,我已經堅持這么久了,對這里的道岔、信號機、軌道電路特別熟悉,換作別人,還得適應一段時間哩!贝汗澋哪_步越來越近,“鐵路人”李軍今年又要在這大山里過除夕。
鏡鐵山值班點位于海拔2500多米的山地小站旁邊,坐落在甘肅省嘉峪關市南部的祁連山腹地中。上世紀五十年代,地質科考隊員在附近發現了鐵礦。于是開始修建礦山,并鋪設了嘉峪關到鏡鐵山的嘉鏡鐵路,值班點也應運而生。
“31年了,李軍就像一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埋頭干活,話特別少!绷璩5時30分,天還沒亮,蘭州鐵路局嘉峪關電務段嘉峪關信號車間黨總支書記鄭志強帶著慰問品,早早來到嘉峪關火車站,等候7529次列車。他要去鏡鐵山值班點看望過年回不了家的李軍。
車窗外,溝壑縱橫,環境惡劣。一路上,鄭志強講了很多關于李軍的故事。
9時30分,隨著上山的小慢車緩緩停下,鏡鐵山站到了。早早就在站臺等候的李軍帶著一行人走進值班室,測溫、消毒,一絲不茍。
1990年,李軍參加工作,一直從事信號檢修作業,這一干就是31年!熬褪浅驕噬,便喜歡啥,無論多艱苦,他就一心想要盯住干好!本科湓,鄭志強說。
李軍靦腆地笑了,他回憶起值班期間的故事說,“有一次接到值班電話通知,東水峽到狼尾山之間,線路被大雨沖斷,無法第一時間修復,只能派人盯守,我一個人在現場待了整整一個晚上。出去時著急沒有帶厚衣服,雖然是夏天,但是鏡鐵山的夜間溫度實在是低,第二天回來時感覺自己全身已經凍僵!
這樣堅守的故事還有很多。隨后,李軍去了操作間,在電腦前盯控數據。緊接著,拿起手電,仔細檢查繼電器的運行狀態。他說:“如果把鋼軌比作骨架、車站比作關節、電力比作血液,電務信號則是神經系統,出了問題運輸就會癱瘓,所以一直需要人守著,檢查也得細心!
夜里,維修天窗開始了。這一天的作業項目是ZD6D型道岔轉轍機檢修,李軍將4毫米測試片放置于14#道岔尖軌與基本軌之間,對其進行摩擦電流測試。隨著道岔“嗡嗡”的空轉聲,萬用表指向了2.6A。
李軍皺緊了眉頭,這個電流已經高于2.0-2.5A的標準范圍,如果不及時處理,有可能會導致接點反彈,進而引發道岔失去表示的問題。道岔是控制列車運行方向的重要設備,一旦發生故障,可能造成鐵路線路癱瘓,耽誤列車運行。
“這幾天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可能是鋼軌的熱脹冷縮,造成了特性發生變化,必須立即進行適應性調整!闭f到這里,李軍顧不上暖和一下凍紅的雙手,拿起扳手對摩擦連接器螺母進行調整,看著調整后的摩擦電流恢復了正常,這才松了口氣。
鐵山支線承載著礦區到酒鋼廠區的運輸任務,每天貨車通行量達30對左右,這里的設備在李軍眼里,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哪個設備有什么“脾氣”,他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心里,只要運輸平安,再孤獨的堅守,也無怨無悔。(完)
【編輯:杜萍】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證040655號][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京ICP備:05004340號-1]